新聞詳情貴州日報天眼新聞 | 一顆藥丸的綠色旅程① | 看貴州制藥企業綠色轉型發展之道 發布日期:2022-11-07 16:42:58瀏覽量:2738 我是一顆維C銀翹片,來自貴州百靈企業集團制藥股份有限公司。
從藥材到成品藥丸,我經歷了洗、切、破、煮、提取、過濾、濃縮、干燥等一個又一個繁復的“旅程”,在生產線上來回翻滾、逐漸成型。
貴州百靈集團。 依托貴州優良的生態資源優勢,把“含綠量”轉化為“含金量”,我們公司跳出產業局限,加大節能降耗投入,探索低碳、綠色、循環發展,讓我能在激烈市場競爭中成為家庭必備藥“明星”,年生產量70多億片劑。
我的主要成分之一是山銀花,生長在遵義市綏陽縣的青山綠水中,喝著山林間的雨露水,吸收著綠色有機肥的營養。
中藥材種植基地,是我們的“第一車間”。像這樣的“第一車間”,在我們公司就有25萬畝,主要種植山銀花、吉祥草等20個品種的道地中藥材。因此,我們公司也被稱為貴州種植面積最大的制藥企業,位列國內中藥企業前列。
貴州百靈定制藥園種植的山銀花。 除了“第一車間”,我的主要成分還可能來自“定制藥園”。它屬于高端中藥材種植基地,中藥材品質更佳、藥效含量更高。
為了讓我的成分更加精純,綏陽縣山銀花“定制藥園”,就是我們公司3萬畝“定制藥園”的一部分。
山銀花經風干后運到工廠,再進入前處理車間、提取車間、制劑車間處理。經歷一系列復雜的生產過程,我的形態發生巨變,大量藥渣產生。
中藥材在前處理車間生產線上進行切割。 過去,我們的藥渣主要采用填埋方式處理,平均每年產生超過1萬噸藥渣。藥渣既是未被充分利用的生物質資源,又是潛在的環境污染源,成為企業綠色轉型的“攔路虎”。
2015年,貴州百靈以收購方式,成立貴州百靈企業集團生物科技肥業有限公司。所有藥渣經首次脫水,定期運往肥業公司,再經發酵、陳化等工序,被制成有機質或有機肥,用于中藥材育苗、種植,實現100%循環利用。
貴州百靈企業生物科技肥業有限公司。 中藥渣經過發酵、陳化被制作成肥料。 肥業公司每年可處理藥渣量4萬噸,每年純收益超過200萬元。以后,中藥渣還會被用于生產沼氣,補充生產線供能。
除了藥渣被100%循環利用外,以前的電煤供能方式現在已被天然氣所取代,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水蒸氣,還可以進入熱力站進行回收利用,產生的污水進入污水處理系統,用于廠區綠化、辦公區沖廁等。
去年12月,公司還和中石油昆侖燃氣有限公司合作,成立“昆侖百靈公司”,將建成全省首個工業分布式能源站項目,進一步降低企業生產所需天然氣使用價格。
貴州百靈包裝生產線。 貴州百靈總經理牛民說,“項目建成后,天然氣使用率將從現在的40%提高到80%,實現能源梯級利用,能源得到高效利用,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.4萬噸,相當于減少標煤使用量8500噸。”
為進一步拓寬生態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的路徑,2020年,貴州百靈擴能技改項目動工,總投資6億元,項目將于明年3月全面完工投產,年中藥材處理能力從2.5萬噸提高到6萬噸,突破生產環節的產能瓶頸。
擴能技改后,我的生產過程將更加環保。
貴州百靈擴能技改項目建設現場。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:“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”,強調要“發展低碳產業”“加快節能降碳先進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”。
目前,貴州百靈共計投入2500多萬元,完成兩輪清潔生產審核工作,實施清潔生產方案60余項,建設廢水、廢氣、固廢等環保治理設施,對燃煤鍋爐,冷凝水回收、污水處理風機、制冷系統、能源管理等進行改造。2019年,公司成功申報國家級綠色工廠,并榮獲國家級綠色工廠榮譽,在貴州制藥企業加快低碳綠色,高質量發展方面樹立了節能發展新標桿。
貴州百靈能源管理系統實現智能化監管。 一顆小藥丸,一路見證一家貴州制藥企業綠色轉型,走上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綠色化的發展旅程。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謝巍娥 金秋時 王瑤 編輯 金秋時 二審 尚宇杰 三審 干江東 |